
高等教育论文_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研究缘起
2.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界定
1.美国研究型大学
2.教师晋升
3.教师晋升评价制度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萌芽期(1870s—1940s)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诞生
(二)教师晋升评价制度诞生的背景
1.高等教育理念的重构
2.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形成
(三)萌芽期教师晋升评价制度概述
1.教师晋升评价主体
2.教师晋升评价内容与标准
3.教师晋升评价方法
(四)萌芽期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主要特点
1.评价标准由宗教素养转向学术贡献
2.实现刚性的淘汰机制
3.构建较为完备的双轨制晋升通道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发展期(1940s—1970s)
(一)教师晋升评价制度发展期的时代背景
1.教师群体规模的扩大
2.平权运动的全面实施
3.教师权益的不断提升
(二)发展期教师晋升评价制度
1.教师晋升评价主体
2.教师晋升评价内容与标准
3.教师晋升评价方法
(三)发展期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变迁特点
1.“科研至上”的教师晋升评价标准
2.教师晋升评价竞争愈发激烈
3.同行评议在教师晋升中的作用升级
三、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成熟期(1970s—2019)
(一)教师晋升评价制度成熟期的时代背景
1.不稳定的教师劳动力市场
2.美国大学出现财政危机
3.高等教育面临公众信任危机
(二)成熟期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主要内容
1.教师晋升职级要求
2.教师晋升评价原则
3.教师晋升评价制度
(三)成熟期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变迁特点
1.注重自治,学术人员决策地位高
2.注重公平,候选人权益充分保障
3.注重平衡,教学科研服务标准兼顾
四、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演进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演进历程及趋势
1.演进历程
2.演进趋势
(二)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1.提升教师晋升评价的话语权
2.树立多元化的晋升评价标准
3.强化学系的晋升评价主导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章摘要: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究其原因,离不开极富生产力的大学教师。优秀大学教师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先进的治理理念和经验,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自19世纪下半叶萌芽,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及教师地位的变化,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一套标准化的制度体系。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研究,有助于深化我国教师发展和教师评价制度理念,激发大学教师的学术活力和积极性。对大学教师质量的精准把控,有助于我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大学战略。本文综合运用比较法和案例研究法,在充分掌握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演变历程进行了仔细考察。本研究根据教师在制度发展期间地位的变化将其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深入探索了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各阶段的演变背景、主要内容和具体特征。经研究发现,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萌芽于19世纪下半叶,随着研究型大学的诞生,教师招聘要求大大提升,除教学任务外,科学研究也走入大学教师日常。研究型大学的诞生和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形成,为教师晋升评价制度的萌芽奠定了必要基础。制度的发展期为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二战后美国高等教育进入黄金时代,大学教师待遇也随之水涨船高,教师人数大规模增加。在联邦大力投入科研的背景下,科学研究成为了研究型大学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教师晋升评价制度也将科研列为最重要指标,甚至出现了“科研至上”的现象。制度的成熟期为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在经历了70年代的危机后,教师晋升评价制度趋于成熟,在评价标准上强调教学、科研、服务三者的均衡,评价程序更加严谨,学术自治程度更高。对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晋升评价制度进行充分了解后,本文针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近亲繁殖、学系自主权较小以及教师话语权较小等现状,对我国教师晋升评价制度提出以下经验启示:提升教师晋升评价话语权;树立多元化的晋升评价标准;强化学系的晋升评价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