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

高等教育论文_美国研究型大学冠名捐赠行为探究

 
文章目录

一、社会交换理论基础

二、相互依存:冠名捐赠的动因

(一)内部组织环境:交换原则的内源性导向

    1.互惠原则:冠名捐赠的偏好选择

    2.协商机制:冠名捐赠的互动基础

    3.情感属性:冠名捐赠的信任纽带

(二)外部宏观环境:法律与政策的双驱动

    1.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

    2.高额遗产税的刺激

    3.捐赠配比基金的鼓励作用

三、平等交换:冠名捐赠的操作流程

(一)冠名项目设置标准

    1.建筑空间冠名

    2.实体对象冠名

(二)冠名捐赠程序

    1.冠名提议

    2.创建捐赠协议

    3.冠名管理与答谢

(三)风险伦理规避

    1.冠名政策科学合理

    2.冠名捐赠的范围明确

    3.禁止性行为

四、对我国一流高校冠名捐赠的启示

(一)加强外部保障机制,助力冠名捐赠持续发展

(二)完善冠名标准程序,提高捐赠信息透明度

(三)优化筹资组织结构,推动冠名捐赠专业化

(四)注重冠名顶层设计,提升筹资理念

文章摘要:社会捐赠已成为美国研究型大学重要的资金来源,这就需要大学不断地优化捐赠策略和模式。冠名捐赠作为大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能够引领捐赠文化、促进捐赠良性发展、助力本科教育。因此,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分析了美国研究型大学冠名捐赠的动因,深入解读冠名捐赠的实际操作,凝练出冠名捐赠的发展特点:美国研究型大学在冠名捐赠上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其良好的内外部组织环境,不断优化的操作体系和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冠名规范。对美国研究型大学冠名捐赠行为的系统研究,有助于我国一流高校在冠名政策法规、程序标准、组织机构及人员专业化和顶层设计方面不断完善,从而丰富大学筹资理念。

文章关键词:

论文作者:张博林 洪成文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 

论文分类号:G649.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