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教育论文_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跨学科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1.1.2 跨学科学术组织的良好运行是跨学科建设顺利开展的条件
1.1.3 我国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尚未完善
1.1.4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运行机制健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已有研究评价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美国研究型大学
1.4.2 跨学科
1.4.3 跨学科学术组织
1.4.4 运行机制
1.5 理论基础
1.5.1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1.5.2 三重螺旋模型理论
1.5.3 组织理论
1.6 研究思路
1.7 研究方法
1.7.1 文献研究法
1.7.2 比较研究法
1.7.3 案例研究法
1.8 创新点
第二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发展历程
2.1 萌芽期:以个人自由探索式研究为主(二战之前)
2.2 兴起期:由大学代管国家实验室到自设跨学科学术组织(二战-20 世纪70 年代)
2.3 发展期:政产学合作跨学科学术组织相继建立(20 世纪70 年代-20 世纪末)
2.4 成熟期:多元类型跨学科学术组织集聚(20 世纪末至今)
第三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管理机制
3.1 “问题导向、多元综合”的组织目标
3.1.1 培养卓越复合人才
3.1.2 促进科学技术创新
3.1.3 应对全球重大挑战
3.1.4 探索合作伙伴关系
3.2 “主任负责、权责明确”的组织架构
3.2.1 实验室主任主要负责
3.2.2 各分支部门协同管理
3.2.3 多学科教授共同治理
3.3 “项目驱动、精英集聚”的团队组建
3.3.1 团队首席
3.3.2 教职员工
3.3.3 学生群体
3.4 “系统协调、民主管理”的组织决策
3.4.1 校级层面领导决策
3.4.2 平行机构协助决策
3.4.3 中心主任统筹决策
3.4.4 委员会监督决策
第四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人才培养
4.1 明确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目标
4.1.1 培养跨学科或跨领域的知识结构
4.1.2 培养跨学科分析问题视角与方法
4.1.3 培养跨学科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2 突出跨学科教育特质的招生标准
4.2.1 专业兴趣是前提
4.2.2 专业知识是关键
4.2.3 创新能力是保证
4.3 涵盖跨学科课程集群的课程体系
4.3.1 多元组成的跨学科课程集群
4.3.2 跨学科理论与实践课程并重
4.3.3 考虑学生成长安排楔形教育
4.3.4 聚焦研究主题灵活组织课程
4.4 基于跨学科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
4.4.1 基于教师合作的协作式教学
4.4.2 基于科研参与的研究式教学
4.4.3 基于顶峰体验的实践式教学
4.5 聚焦跨学科学习成果的评价体系
4.5.1 界定学生学习成果
4.5.2 收集学生学习依据
4.5.3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
第五章 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学术组织的成果转化
5.1 “多元参与、协同合作”的科学研究
5.1.1 灵活的项目开展与管理
5.1.2 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
5.1.3 多元的人员协同与合作
5.1.4 合理的组织评估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