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论文_美国涉疆人权话语:性
文章目录
一、美国涉疆人权话语的性质
(一)空幻性:概念使用的两面性
(二)虚假性:肆意歪曲与编造事实
二、美国涉疆人权话语的逻辑解构
(一)议程设置下的理论解构
(二)对华战略下的现实解构
三、美国涉疆人权话语的本质
(一)制度傲慢
(二)认知偏见
四、中国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话语建设,降低不确定性
(二)正视话语偏好,抵制话语偏见
(三)加强国际传播,化解负面认知
(四)揭露强权属性,倡导多元发展
文章摘要:美国涉疆人权话语并不是一种孤立性言说,而是西方反华学者、右翼媒体和政府等共同编织建构的、有较强逻辑但明显违背事实的污名化国际表达。从性质上看,这种表达是空幻和虚假的。从逻辑上看,美国涉疆人权话语的国际传播,利用了西方民众对中国新疆的知识"匮乏"及其历史记忆中的情感因素,并在二者之间建立了一种虚假关联。美国政府对虚幻涉疆人权话语的接受与利用,是其对华战略不断调整的必然结果。美国涉疆人权话语的生成与传播,在本质上深植于其对西方民主制度的极端迷恋,同时是美国"东方主义"认知偏见的当代体现。对此,我国应主动揭露美国涉疆人权话语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属性,有效区分国际社会中的话语偏好与话语偏见,加强国际智库与媒体力量的建设,降低国际社会对新疆知识的不确定性。
文章关键词:
论文DOI:10.13946/j.cnki.jcqis.2022.01.010
论文分类号:D822.371.2;D633